圖為台大校園椰林大道一景。|Photo Credit: Shutterstock / 達志影像
文:高嘉謙(國立台灣大學中文系副教授)
詳見: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96304
編按:本文為《雙島記》推薦序
1962年的秋天,來自馬來半島霹靂州小鎮的青年學子王潤華和淡瑩分別來到了台北念書。隔年王潤華聯合僑生同學創辦「星座詩社」,多人皆來自馬來西亞,一個跨校的文學社團由此而生,接續數年發行詩刊,刊印仝人詩集,頗成氣候。因而1963年也可視為在台馬華文學的起點,至今一甲子時光。期間王潤華結識淡瑩,拉攏加入詩社,進而相戀。畢業後二人輾轉赴美國深造,最後落腳新加坡,成為新加坡公民,在大學服務之餘,亦活躍於新加坡五月詩社。王潤華自新加坡退休後曾回到台灣擔任大學教職和行政數年,爾後再次回到馬來半島的南方大學學院任教。
1981年,成長於新加坡的林高來到台大中文系念書,彼時他已在新加坡德新中學教書7年,卻以32歲超齡「破例」獲得新加坡公務員委員會獎學金赴台深造。台大畢業後,他返回新加坡的中學教書,也曾在教育部任職,同時寫作和出版微型小說和詩集。退休後還到新加坡國立大學中文系教創作課。尤其令人感到溫暖的是,他每年皆常規性安排返台計畫,固定探訪當年台大師長齊益壽教授,長期給林文月等師長寫信問安,儼然台北的旅外遊子,每年定期返鄉。
王潤華和林高皆出生於殖民地時期的星馬,但他們的人生歷程裡卻在不同階段締造了自己的台灣因緣。他們的移動軌跡背後,揭示的是冷戰時代在台灣的中華民國政府積極推行的僑教政策,在僑務委員會所頒布的〈華僑學生申請保送來台升學辦法〉下,星馬兩地華裔學子踴躍赴台升學,締造的人文——華文島鏈。在留學台灣的風潮裡,長年積累下來的星馬留台生,無論最終返鄉,或留在台灣,已然形成具有特殊意義的社會群體,在不同行業領域,產生或隱或顯的深遠影響。
在馬來西亞華人社會,留台生相對是顯而易見的群體,組織動員能力強。但在新加坡的英語主流社會裡,留台生相對少,且棲身於各個角落,沒有張揚的群體標誌,卻扮演著關鍵性的人文推手角色,在教育界和華文媒體裡尤其顯著。他們是散落在島上的光點,每一個亮點都可看作點燃了島嶼的燈火,既可視為「華校生」這個社會群體的延伸,亦是傳承人文——華文理想的火種。
陳志銳主編的《雙島記——從寶島回獅島》作為新加坡留台人的合集,蒐集十五位留台人各一至二篇不等的文章,以獅島——寶島的雙島嶼意象,恰恰是重新為兩地開啟新的連結視窗。陳志銳是有心人,此書2023年杪於台北出版,而書中有淡瑩、王潤華回顧星座詩社往事,60年的光景昭然若揭。悠悠的留台歲月,藏於其中的文化印象與文學脈動自然值得記上一筆。早幾年在馬來西亞出版的《我們留台那些年》(2014)、《我們返馬這些年》(2018)、《篳路藍縷:留台人口述歷史回憶錄(1950-1985)》(2020)也屬異曲同工,不僅說明留台歲月不是雁過無痕,還試圖建構其華人史、社會學的意義。]
但《雙島記——從寶島回獅島》顯然另有定位。集子中的作者群都出自人文科系,也從事相關行業,其中還以中文系背景的作者為大宗。這凸顯了在新加坡現實語境裡,一個很務實的理由。有能力和閒情操筆為文者,不是相關科系的學者、教師,就是華文媒體工作者。留台背景的他們,顯然是新加坡人文版圖上的少數。但也因為他們堅守中文創作,筆下遊走的台灣街頭巷尾,耳聞親見的台灣訊息,重拾回味的校園景觀和往事,恰似散布的星點,以台灣經驗為度引,搭建了台灣接軌南方島嶼的另一個平臺,也替新加坡補上內嵌其中的台灣人文視窗。
圖為王潤華母校國立政治大學|Photo Credit:杜晉軒
在華文島鏈的意義上,不同時期的新加坡留台人以合集的面貌登場,那是教育線的回力延伸,也是另一條文學線索的浮現。在台馬華文學以外,新加坡文人/學人的留台因緣,他們的寫作和文學研究,為新華文學添柴加火之餘,另有景觀。箇中的意義,不僅是見證台灣人文教育的土壤,播撒的外來種子已然茁壯,更值得我們思考的是,台灣在華文島鏈的特殊位置,其鏈接的人文網絡的多重維度。我們大概無法忽視,學院裡的僑教,或東南亞外籍生教育,藉由台灣人文環境與文學養分的薰陶與灌注,形塑的華文感性模式,早已落實在不同的留台人身上。《雙島記——從寶島回獅島》尤其讓我們看到新加坡留台人隱約可見的台式「影響焦慮」,也可視為一種別具意味的台式「感覺結構」。從更廣義的角度而言,伴隨教育移動而帶來的人文——華文島鏈,凸顯了新馬華文的發生,離不開周邊循環交織的華文網絡。
《雙島記——從寶島回獅島》的寫作,在我看來有一種回看島嶼燈火的意象。曾經的留台人面向台灣,有的是返鄉後以旅人身分,在印象與現實裡度量台灣;有的輾轉多地又回到台灣扎根;有的如定期訪友探親,又或領著更年輕的中學生到寶島文化考察。這些從最初留學經歷裡的延伸和擴充,已繁衍為多種可能、不一而足的台灣經驗,在他們生命軌跡裡產生不一樣的觀照和火花。
這讓人不禁想起19世紀末第一任直接派駐新加坡的清朝使節左秉隆〈遊廖埠〉的詩句:「乘興不知行遠近,又看漁火照星洲」。這首寫於1887年的詩,帶出了最早的「星洲」意象,而自詡「星洲寓公」的邱菽園已是後來者的賡續。外來使節在新加坡已待了6年,在距離新加坡40公里外的民丹島上回望島嶼,在遠近難以把握的朦朧裡,那點點亮光的「星洲」,確實比大家熟知的地名息力、叻坡,多了幾分雅興和詩意。也正因為這一份朦朧的距離感,牽動的情感、思緒,已然變得複雜和玩味。從留學「鄉愁」的意義而言,台灣也成了距離外的燈火人家。無論是殷宋瑋的文青之養成,柯思仁的夜都會,張紫蘭記掛的921震災,台灣這座島上總有持燈人,等待著星洲來的歸人。
平行而觀,從1960年代至到20世紀末,這十五位不同階段的留台人寫於不同時段的文章,眼中的台灣,仍隱然可見他們參照的新加坡位置。這些留學生寫作台灣,恰似「返鄉」,這裡有他們念茲在茲,在新加坡看不見的「人文氛圍」——緩慢、自在、樸實、人情、溫柔;卻也有他們從自身習以為常的安穩時局裡,窺見歷經時代與城市變遷的台灣,暴漲的政治浮躁、分裂與焦慮。對照往日青春時光裡,歲月靜好的校園生涯,他們寫出了箇中的追懷和記憶,也不乏照見眼前的失落與沉澱。
在那些反覆多次「回台灣」的經驗裡,既是異鄉又是故鄉的複雜情懷,攪動不同的情感記憶。他們是返鄉汲取人文的活水,惦掛校園的師長,追念早已失落的校園青春;重逢久別或不再熟悉的同窗,在變化的無奈裡,求索往日時光的樸實,在巷尾熟悉的老餐廳裡重拾舊日的餘味。島嶼的可見與不可見,恰如兩端,是他們的根與徑,是源頭,也是重新出發的新起點。兩座島嶼之間不是單向的旅程,而是往返交疊的雙重目光。曾幾何時,台灣已是他們人文世界裡的「僑鄉」,在不同時刻裡浮現出他們的人文牽掛。他們每一篇寫下的台灣經驗,或個人的台式「鄉愁」,就像早年的水客在僑鄉與南洋之間運送的僑批,在某個意義上,封存了時間與記憶。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雙島記——從寶島回獅島》的作者林高、柯思仁、蔡深江、殷宋瑋、胡月寶、張紫蘭皆是台大中文系系友。這大概是境外系友的文章,第一次共同出現在同一本集子,殊為難得。可以為《雙島記——從寶島回獅島》寫推薦序,這是我的榮幸。
圖為國立台灣大學校園的椰林大道。 | Photo Credit:關鍵評論網/杜晉軒
書籍介紹
本文摘錄自《雙島記:從寶島回獅島》,季風帶文化出版
主編:陳志銳
作者:毛麗妃、黃淑君、梁金菊、淡瑩、王潤華、李氣虹、盧麗珊、胡月寳、張紫蘭、林高、柯思仁、蔡深江、陳志銳、殷宋瑋、黃德勝內容簡介
這本書收錄十五位作者:毛麗妃、黃淑君、梁金菊、淡瑩、王潤華、李氣虹、盧麗珊、胡月寳、張紫蘭、林高、柯思仁、蔡深江、陳志銳、殷宋瑋、黃德勝,
他們從新加坡獅島到台灣寳島留學与生活的篇章,透過本書一一道出在記憶、意識和身體上留下的珍稀回憶与深刻烙印。
高嘉謙作序推薦——
「島嶼的可見與不可見,恰如兩端,是他們的根與徑,是源頭,也是重新出發的新起點。兩座島嶼之間不是單向的旅程,而是往返交疊的雙重目光。曾幾何時,台灣已是他們人文世界裡的『僑鄉』,在不同時刻裡浮現出他們的人文牽掛。他們每一篇寫下的台灣經驗,或個人的臺式『鄉愁』,就像早年的水客在僑鄉與南洋之間運送的僑批,在某個意義上,封存了時間與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