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風活動] 光影裡的人文歷史

詳見:https://shorturl.at/ghtX4

時間:4/18(四)19:00–21:00
地點:季風帶書店 (台北市大安區安居街34巷9號)
主持人:季風帶文化總編輯 鄺健銘
主講人:前台灣國家電影資料館館長 黃建業

這本書使我動容之處,就是它的客觀性。作者動用數量極多的檔案,過去這些檔案均不准被查閱,因為當中牽涉到英殖民政府的政策,以及在香港複雜的、趨向激烈化的國共對抗勢力。《冷戰光影:地緣政治下的香港電影審查史》作者李淑敏非常細心地爬梳電影的歷史檔案,從新加坡等具有相似性殖民經驗的國家,取得檔案,來做對照跟共時性的參考,慢慢爬梳下,觀察背後英殖民政府政策的轉變。

雖本書未將電影審查制放諸更大的問題框架來檢視,但本書客觀地處理檔案資料,則可以確保分析上的準確性。同時,本書很簡明地依照時序列舉了香港電影審查的案例,也有寫明轉捩的關鍵,讀者可以透過看表來慢慢理解脈絡。這本書的題目看起來很小,但從小見大、從微觀點延伸到大觀點的做法,經常是從事歷史分析者非常重視的。

再進一步探究,普遍而言,做文化批評者一定會從左翼文化批評開始,因為它具有平等性的追求。但有另一個觀點是,我們翻開人類歷史,所見都是黑暗史,意即用高度批判性眼光來看歷史,其實沒有一個時代光明過,沒有任何一個帝王或統治者雙手乾淨,中外皆是。在龐大的利益交換中,政府時常產生以利益為先的妥協。

「每一個政體如何在困境中保持均衡、求生、挫敗、成功、冒進。」

回看1950年代的國際情勢的一個視野:美蘇冷戰之下,所有國家都充斥著強烈的敵對性,並且是與左、右派勢力相關的。但若在如此龐大的黑暗歷史中,去做檔案批評,結果可能會過於龐雜,反而無法顧全整體。討論電影審查制度,若能先跳脫左右派的視野、不談批判與否,可以發現這是一個殖民政府在政策面自我求生的作法。

用政府的生存意義來看待電影審查,其實是比較有趣的。英殖民政府很早承認中共政權在中國的合法性,並非為了支持左派,而是因為英國試圖優先保有其財產在中國的優先利益,骨子裡還是靠攏美國陣營的資本主義。故英殖民政府維持的是雙面平衡,是恐怖的平衡。

1950年代的香港,正是左右翼勢力角力的年代。英殖民政府亦一直勉力維持平衡,但仍有明顯的偏袒。香港電影產業中具主導性的機構,當然是邵氏兄弟,而絕非左翼,右翼團體肯定利益更大。英政府承認中共政權,卻實質傾右,並且在本質上是恐共的,原因是資本主義能為英國帶來更多利益。每一個政體如何在困境中保持均衡、求生、挫敗、成功、冒進。

「靠左或靠右當中,有利益性的思考。」

理解香港鬥爭中的左右派勢力、政治勢力的背景,並將審查制度放在此更大的框架來檢視,會發現英國政府當時正努力地爭取統治空間、利益尋取的空間,並非純粹政治上靠左靠右的選擇,而是靠左或靠右當中,有利益性的思考。

50年代是塑膠花時代,家庭手工業逐漸發展成大型企業,房地產、金融業也有影響政體、影響決策。60年代中產階層開始成長,英國政府依靠中產階層大發財,所以當時試圖抑止左翼勢力,本書的檔案印證了英國殖民政府此時的生存抉擇。

「時代非常盲目的,像龍捲風把很多人的命運捲進非理性。」

道德審查,到了60、70年代,越來越重要。1960年代是全世界電影大突破,情色與暴力的空間開始出現,1950年代法國新浪潮、東歐一大批年輕電影,60年代不只香港面臨道德審查,美國電影當時也有很多高度爭議性的,跟古典好萊塢玩法不同,白人神話都瓦解了。那時的審查制度若不參照世界的電影潮流,就像矇著被子只審查自己,是荒謬的。

當時的台灣電影審查便相當荒謬,連理髮廳小姐給客人掏耳朵的畫面都不行,那些審查標準是沒有意義的。表示執政者也在恐懼,執政者變成暴君是因為恐懼,恐懼失去利益、失去政治舞台,這種恐懼毀掉人民。時代是非常盲目的,像龍捲風把很多人的命運捲進非理性。但是,如果極權不可信,民主可信嗎?現在這個時代需要理性、平等的思考。

1970年後審查制度開始鬆動,審查制度漸漸轉變為電影的分級制度(編按:分級制即依據電影內容設置不同年齡觀影限制的制度),其實是件好事,促進台灣電影分級化的關鍵就是金馬國際影展。沒有完美的時代,時代的不完美是社會努力變得更好的機會,電影審查制度,也是其中之一。

返回網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