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磬文化
聲韻詩刊 (issue#66)
聲韻詩刊 (issue#66)
出版日期:20220601
作者:宋子江
ISBN:23082216
出版社:石磬文化
▍內容簡介:
《聲韻詩刊 Voice & Verse Poetry Magazine》為中英文詩歌雙月刊。立足香港,展望世界。推動本地新詩創作及評論,同時促進國際詩壇交流,擴闊讀者視野。
理念
聲,音也。人在世界之中,每每感物而動,然後形之於聲,文學藝術亦隨之產生。聲音有大小,更有宮商角徵羽不同音階;而能夠眾聲喧嘩,兼容並包,正是各種藝術得以演化延續的原因。所謂「韻」,是指聲音的和諧悅耳,我們當然無意定某類風格於一專,只希望各種新舊中外聲音能夠在字面上交流,從而尋找每個生命自己獨特的韻律。中國古代書畫提倡氣韻生動,其實就是要求藝術家展現自己個人的靈魂,並寄託、投射於創造之中。我們相信,如果真的要說詩刊有任何預設規範的話,那就是要求詩人舞出屬於自己的舞步。命名聲韻,便是希望大家互策互勵。
//今期的專題是香港國際詩歌之夜「突 圍:朗誦與對話」的文字紀錄,其主辦單位為香港 詩歌節基金會。該專輯除了有詩人、譯者和學者之 間的對話,還包含許多詩作的中譯本。大部分場次 討論當代詩人,如非裔美國詩人麗塔•達夫(Rita Dove)、最近過世的葡萄牙詩人安娜•露易莎• 阿瑪拉爾(Ana Luísa Amaral)等等,也有小部分 場次聚焦於二十世紀的著名詩人,如策蘭(Paul Celan)和安妮.塞克斯頓(Anne Sexton)。
在評論方面,今期刊登了洛楓從班雅明(Walter Benjamin)的理論中觀照和反思香港的當世景觀, 而鍾國強則以長文深度評介台灣詩人孫維民的《地 表上》。今期《聲韻詩刊》如常刊登本地和外地創作。 正如施勁超所寫,「殘軀跨過空格與空格之間最 小的縫隙」,彷彿就是每一名香港詩人的寫照。
▍目次:
《聲韻詩刊 Voice & Verse Poetry Magazine》第66期目錄
【卷首語】宋子江/詩的家園
【「突圍——香港國際詩歌之夜系列」專輯】
編/香港詩歌節基金會
靈感來自生活中的契機
【日本】 谷川俊太郎、田原
我還不是阿多尼斯,我在成為阿多尼斯
【敘利亞】阿多尼斯(Adonis)、薛慶國
通過詩歌寫作去尋找時間的證明
【土耳其】白江•馬突爾(Bejan Matur)、【德國】揚•瓦格納(Jan Wagner)、【北馬其頓】尼古拉•馬茲洛夫(Nikola Madzirov)、【北馬其頓】瑪莉亞•托多洛娃(Marija Todorova)
「少年性」是我的創作原點
【日本】高橋睦郎、田原
我們處於一個翻譯的時代
【美國】弗羅斯特•甘德(Forrest Gander)、唐小兵
悲觀地去想,樂觀地去行動
周雲蓬、王淩
世界、全球、天下,甚麼意思?
西川、柯夏智(Lucas Klein)
我們就是萬物,萬物也是我們
【葡萄牙】安娜•露易莎•阿瑪拉爾(Ana Luisa Amaral)、姚風
靈感之於詩人如空氣之於人
【希臘】安納斯塔西斯•威斯托尼迪斯(Anastassis Vistonitis)、錢穎超、王家新
深處的痛苦,往往是無以言說的,唯有沉默
致敬安妮•塞克斯頓(Anne Sexton)
張逸旻、胡桑
不必對策蘭的晦澀大驚小怪
致敬保羅•策蘭(Paul Celan)
李雙志、楊子
今天的人要為了幫助祖先復活而去了解他們
【俄羅斯】馬克西姆•阿梅林(Maxim Amelin)、劉文飛、徐曼琳
歷史是個人的,個人是歷史的
【美國】麗塔•達夫(Rita Dove)、程佳
想像本身就帶有詩意
翟永明、何小竹、周瓚
【歌詞評論】洛楓/解放記憶:從班雅明思考抒情詩的當世景觀
【評書賞藝】鍾國強/可是,我的悲傷頑強抵抗——讀孫維民《地表上》
【創作時空】
何杏楓◎周漢輝◎池荒懸◎律銘◎梁璧君◎愁月◎布林(中國內地)◎鄭潔明◎萍凡人◎李曼旎(中國內地)◎水楹◎鄭偉謙◎彭依仁◎劉旭鈞(台灣)◎夏簷◎張朴◎今文◎莊元生◎梁展程◎周鍵汶◎芹一一◎施勁超◎張嬋◎暉凝◎曾瑞明◎鄧煒儐(馬來西亞)◎姚慶萬◎梁匡哲◎惟得◎宋逖(中國內地)◎熊昌子(台灣)◎Fake Ketchup◎黃沛華◎黎柏璣◎葉英傑◎蓬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