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磬文化
行走的姿態
行走的姿態
無法載入取貨服務供應情況
▍內容簡介:
施勁超首本詩集《行走的姿態》紀錄了年輕詩人數年來的觀察,「從遠方的戰爭和動亂到城市的光影和迴聲,再到幽微複雜的私人情感」。
「讀勁超的詩會讀到一種變透明的欲望,成為容器,或通道,讓社會的、時代的情感穿過,其中留下的痕跡(也許是痛楚),就撿拾成詩。時勢是粗礪的,詩也磨擦生火,客體化的技藝在反覆較量。如果不滿足於悶燒,就開多點「 」吧,可以偷八目鰻的光,也可眺望看似不動,其實變幻莫測的魚鱗雲。」——關天林(《字花》主編、詩人)
「勁超的詩是思考的詩,與人交流的詩,有理路可尋,有關懷所在,特別是對公義之於世界的大問題。他語言成熟,結構森然,自覺向同行吸取養分,朝不同園地擴展蔓生。勁超登上詩壇的步姿自信而穩健,令人欣然注視。我期待他繼續把理路深化成理智,提升為理趣,也期待他有時轉向更內在的自己,走向無人之處,嘗試說說不可以說或不知怎樣說的話。」——樊善標(香港中文大學中文系教授)
▍作者:
施勁超
筆名驚雷、或或,香港九十後詩人,前臺大現代詩社社員,現職中學教師,正攻讀香港中文大學文學碩士。近獲「第一屆伍倫貢文學獎徵文比賽」大專新詩組季軍、「第十一屆大學文學獎」大專新詩組嘉許獎、「城市文學獎2020」大專新詩組優異獎等新詩獎項。作品散見於《聲韻詩刊》、《字花》、《大頭菜文藝月刊》、《香港文學》、《Sample樣本》、《工人文藝》、《週日飲茶》、《治癒系文集》、《嶺南人》、《文苑》、《自由副刊》、《乾坤詩刊》、《幼獅文藝》、《野薑花雅集》、《有荷文學雜誌》、《葡萄園詩刊》、《創世紀詩雜誌》等港、臺兩地文刊。
▍目錄:
推薦序1:行者亦步亦趨的步伐
—序施勁超《行走的姿態》曾詠聰 . 6
推薦序2:龔浩敏 . 12
推薦語 . 18
自序:〈寫在行走之間〉. 24
輯一||||| 觀望:風波裡的茶杯. 28
〈紙牆〉—遙寄基輔某位以書本抵擋子彈的學者 31
〈空席〉—寫於尚能屬於我們的房子 34
〈仰光〉 36
〈提槍的人〉 38
〈烏克蘭農場大蛋〉 40
〈防空洞裡的低聲嗚咽〉 42
〈「」〉 44
輯二|||||||| 行走. 46
〈過香港仔華富邨〉(《行走的姿態》—詩三首(選其一)) 49
城市光影
〈層疊的象〉 53
〈偶見一位垂死的老者〉 54
〈無光的日子 • 詩三首〉 57
〈墜落死亡行星〉 65
〈啟航〉 67
〈大圍的早上〉—仿曾詠聰〈炮台山的早上〉 69
〈咖啡的修為〉 72
〈魚鱗雲〉 74
〈看海的貓〉 75
〈暗室〉—記於港隊張家朗奧運花劍奪金以後77
〈玩具都市〉 79
〈圍城之內〉 82
〈霧城內綻開的小紅花〉 84
城市迴聲
〈打工仔之歌〉(之一) 87
〈向海的人〉 89
〈宣道者〉 90
〈心火盛〉 91
〈幾口〉—速寫練習 93
〈黃牛〉 95
輯三||||||| 踱步 . 97
〈行路人〉 99
〈憶舊—記年初訪昇平戲院〉 102
〈雄記蔥抓餅〉 104
〈為我點一盞燈—寫給友人Y.A〉 106
〈黑鷹〉 108
〈讓一切隨風〉—五行詩贈M.L 109
〈跟著感覺走〉—贈C 111
〈橋的延展〉—贈K.P 113
〈雛愛〉—給L 115
輯四||| 歸去 118
〈易拾〉 121
〈夜遊校園有感〉 125
〈鯉魚旗〉 127
〈八目鰻的證詞〉 130
Share
